第一百六十七章 骑上我心爱的小电驴~(超大更)-《科技巨头:从大郎手机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我听到了星云科技这个名字,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的游戏手机,如果放在二十岁,我肯定会买,可现在,我会选择低调一些的产品。

    直到有一天,我开车连续路过三个星云直营店后,我停了下来,我想看看星云科技的产品到底怎么样,结果我进去之后才发现——

    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苹果更流畅的手机!原来一台手机能精致到这种程度!原来一个手机系统的功能可以如此强大!原来还可以…

    我曾经是苹果用户,但我在对比之后,宁愿选择星云产品,因为我能感受到他们在认真做产品,包括定价上,连消费陷阱都没有。

    就是实实在在的定价,起步配置都非常高,而不是像苹果一样,利用产品间的消费陷阱,让我们不断的去做一些超出自己预算的事!

    我想,这是我做的最正确的一次选择,上周我入手了一台10.6英寸的南斗-天府,说实话,这是我见过的最精致的二合一笔记本电脑。

    你们信不信,这样的笔记本电脑如果是国际厂商出的,至少五位数起步,而星云科技的定价只有7999,性价比高不高你们都知道!

    以前总有人跟我说,星云科技的产品越贵、性价比越高,我还有点不信,但实际上手之后,我才发现,他们居然真能做到这种程度!

    或许星云科技并不是没有消费陷阱,比如说这些…但我宁愿选择星云科技,因为他们让我看到了未来,看到了他们拥有的创造力!”

    所谓的消费陷阱,很简单,假如一个人想买台平板电脑,首先摆在他面前的有三种选择:苹果、安卓、星云,暂且抛开星云平板。

    因为有点以大欺小…光拿安卓和苹果来说,在买之前会想,安卓很便宜,但安卓很卡,而且适配不行,那要不要选择一台ipad呢?

    来的正好!

    于是乎,他们会看到入门级ipad,但一看只有32gb内存,这哪够用?要不要买个容量大一点的?

    然后会发现,128gb的ipad能够买配置更强的ipad,但内存只有32gb,再加内存,又有ipad  pro在,而且还有两个尺寸可以选…

    最终,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花非常大的代价,买一台顶配ipad回来看剧,又过了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嫌弃大尺寸不方便,然后直接吃灰…

    星云平板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,星雨/星火平板只做小尺寸的,而更大尺寸的星辰平板,直接拥有双系统,可以满足更多的需求。

    尤其是长期出差、需要办公的人士,再配一支星云电容笔,满足生产力需求的同时,还能娱乐…

    因为星云游戏的库存每一天都在增加,星云os仅仅凭借无外挂,就吸引了众多安卓和ios的用户。

    外接磁吸式键盘、星云鼠标后,还可以玩一些pc端游,来一局快乐风男,就是屏幕小了一点…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不能把星云平板和ipad、安卓平板放在一起比的原因,中小尺寸平板揣兜即走,高端中、大尺寸平板满足多种需求~

    在苹果准备下一代产品时,星云科技同样也不会闲着,截止到目前,星云和苹果对标的大部分产品都取得了一定或非常大的优势。

    但还有一些产品星云科技并没有,比如苹果tv,再比如高端显示器,再比如便携主机,再比如一体机,这些产品都是必须要准备的。

    刘大郎的记忆中,苹果在2017年除了华夏以外,其他的市场都在下降,只不过这个上升的趋势,现在被星云科技截胡了,升不起来。

    尤其是进军发达国家和地区,是星云科技本次扩张的重中之重,因为星云产品的定位本来就高,出口到国外成本增加,价格会更高。

    刘大郎对一份数据调查的印象很深刻,苹果2017年在七大发达国家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下降明显。

    分别是美国、日本、德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、法国、英国,下降了5%~15不等,而在华夏,苹果的市场份额从17.9增长倒了27.6%。

    可以预见的是,如果没有星云科技,各大国产厂商又是被苹果蹂躏的一年,2017年的苹果x一出来,刘海屏便广受国产厂商追捧。

    于是乎,2018年的新机,几乎全都是刘海屏,刘大郎印象中不妥协,不要刘海屏,选择自己设计的国产厂商好像只有魅族一个…

    美日暂且不考虑,星云科技这次将重点放在了欧洲市场中,在这之前,贾因已经间歇性地在试探欧洲市场了,最终的反馈还不错!

    只可惜,欧洲用户有一个最大的缺点,那就是他们对手机的需求不高,具体的原因又有非常多…

   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,他们对建设信号基站的热衷程度不高,有一句宣传标语非常有名:在柏林什么将会更普及?5g还是狗屎?

    这是来自华为的霸气反击,直接让德国某个主流媒体受不了了,还专门发文章称:“华夏人居然把美丽的柏林称做狗屎之城!”

    且先不管这是不是华为的广告策略,其背后反应的问题是,对于智能手机,对于通信基站的需求并不高,并且他们不依赖移动支付。

    信用卡体系太完善了,但这都没关系,星云科技进军欧洲市场,主要目的不是卖手机,而是卖星辰/星云的二合一电脑,顺便卖手机。

    刘大郎对星云生态链的威力有着非常强的信心,只要他们能卖出任何一款产品,哪怕只是个智能手环,带来的后续收益都非常可观。

    因为人的欲望无穷无尽,拥有了一样东西后,一定想拥有更多,克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,超过80%的人都没办法认清自己的需求。

    星云科技在和一些国家取得合作后,首先做的就是不惜成本打造一个星云商城,不光商城要大,商标更要大,整体设计感也要强。

    同时再往下分,建立星云分部、直营店、售后服务中心,或者与一些购物中心合作,开设星云专柜、产品体验区,再通过投资…

    完成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,在星云科技拿钱砸市场的攻势下,这算是进度快的,毕竟不能要求他们跟华夏比效率。

    就算是在华夏,一些开发商的资金不到位,建设进度也慢的很,一些可怜人在贷款买房后,开发商直接跑路了…最后那叫一个惨啊!

    不但没住上房子,还得月月还房贷,在这种重压之下,精神不出问题的都是狠人,但只要钱到位了,三天盖一栋楼都完全没问题。

    当然,建设成本自然不可能让星云科技来出,最终都要通过产品涨价,由消费者买单,拿星雨-汐举例,欧洲的价格要比华夏贵2千+。

    星辰/星云就更不用说了,在华夏,轻装版北斗-天枢的起售价是5388,顶配6088,在欧洲直接贵了3千+,标准版更是成了万元机。

    第二代星云双旗舰依旧是价格最贵的,贵就算了,还根本买不上,初代星云双旗舰反而成了香饽饽,比如价格实惠的星云-仙女座。

    在线下渠道铺设出去之前,星云官网已经提前登陆到了这些地方,开始用多种方式宣传起了自己的产品,比如最简单的开箱测评…

    这本身就是广告的一种形式,事实上哪怕星云科技不给他们送测,也会有一些人抢着来测评,没办法,星云产品现在热度太高了。

    敢骑在苹果秋季发布会头上搞事情,并且还搞成功的,星云科技还是第一个,星云科技官网的预约渠道一开通,服务器差点顶不住。

    “标准版星雨-汐的24小时预约人数为360万人,轻装版星雨-汐的预约人数为410万人,星雨-轻灵(第二代)预约人数为679万人~

    星雨-幻灵的预约人数为1683万人,星雨第二代智能…星火-烬的预约人数为119万人,标准版北斗-天枢的预约人数为257万人~

    轻装版北斗-天枢的预约人数为317万人,10.6英寸南斗-天枢的预约人数为1543万人,12.6英寸南斗-天枢的预约人数为1789万人~

    星云-英仙座的预约人数为674万人,星云-武仙座的预约人数为831万人,星云-南十字座的预约人数为——1876万人!?”

    刘大郎在收到后台数据后,已经麻木了,虽然预约人数并不代表实际购买的人数,但却能从侧面反应出来,什么产品会更受欢迎。

    14.6英寸的星云-南十字座,不光做工、颜值高到离谱,性能上同样也不差,可惜星云科技还没自己的显卡,还得用买回来的产品。

    他们把gtx1060、1070、1080买回来后,经过加工处理,变成了更小巧的,上面印着星云logo和英伟达的标记,便携性自然不用说。

    当然,想买外接显卡,得加钱…在散热上也无需担心,总之,这是一款全方位都没短板的电脑。

    这种diy风格浓厚二合一电脑对欧洲人的诱惑非常大,星云科技还特意因地制宜式的宣传,在北欧专门宣传星云产品的耐冻性:

    “星云产品标配全新的耐低温电池,即使在-30℃的冰雪当中,亮屏时间依旧超过了8个小时!”

    不过折叠屏手机就算了…目前星云科技的折叠屏手机,在-50℃左右的天气下屏幕会变得非常脆,包括高精度铰链也会收到温度影响。

    这一点在产品介绍页面中有明确说明,不过正常情况下,很少有人会在-50℃的天气下还用手机…

    在地中海则专门宣传星云产品的防水性:“ip68级防水,不止ip68!星云-英仙座/武仙座/南十字座……均通过了新的防水测试!

    即便是在海水中浸泡10分钟、淹没在蒸汽中10分钟,在15米深的游泳池中…它们依旧完好无损!”

    当然,这些特性产品本身就有,是作为一种宣传卖点,并不是说华夏的产品达不到这种程度。

    产品都是一样的,但宣传策略不同,比如一些厂商总喜欢在更贵的电子产品上标注:低蓝光认证!

    而在低一档次的产品上则没有,这是不是意味着低一档的产品就蓝光很重很伤眼?当然不是!

    只不过这种营销手段,会把低蓝光认证作为宣传卖点,利用消费者的心理,给他们带来焦虑感,迫使消费者选择更高价位段的产品…

    首日星云科技官网的预约人数就爆表了,再往后,星雨-幻灵、双尺寸南斗-天枢、星云-南十字座的预约人数全都突破了2000万人。

    按照刘大郎以往的经验,新品预约人数和实际购买人数的比例约为20:1,可就算50个人中只有1个人买,星云科技都能赚不少钱。

    同时,星云科技的合作方也能赚不少钱…利益非常大,这也是为什么星云科技这次进入欧洲市场很轻松的愿意,造势已经造起来了。

    苹果这一代产品又不给力,三星饱受舆论困扰,现在已经从科技/商业公司摇身一变成为军火厂商…

    星云科技作为新晋势力,产品力上足够强,让利范围足够大,自然能相对轻松的进入市场,可想要真正立足高端,还需要一些周折~

    线上预约人数并不能代表什么,等线下渠道铺设出去,产品口碑打出去,才是真正发力的时候!

    华夏——

    国产厂商并没有选择避其锋芒,而是趁着星云科技和苹果争夺市场时纷纷发布了搭载紫薇星100的新机,并且价格会更亲民一些。

    哪怕是没有紫薇星100的厂商,比如魅族,他们也提前发布了“三星真旗舰”魅族pro6  plus,讲道理,这本来应该是11月的手机。

    不过他们这次可不敢号称“一个能打的都没有”了,而是只宣传,这是“用了就回不去”的魅族“真旗舰”,再次突破自我!

    大致相当于标准版星雨-汐的程度,想要跨越阶级,挑战星辰旗舰恐怕还有点难,魅族仍需努力…

    当然,在中低端产品上,一些国产厂商依旧采取的是让利于经销商的方式,这些产品正是网友们所说的“高价低配”检测智商机。

    实际上对于底层消费者来说,他们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研究哪款手机性价比高,哪个芯片价格实惠,他们更在意的只有产品价格。

    星云手机价格昂贵是公认的,别看平时星云直营店的客流量不少,实际上已经排除掉了80%以上的消费者,因为产品价格太贵了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,主打线下的配置并不出色,可为什么还能卖那么火?

    价格很重要,在一些个体经销商的渠道中,一台手机的价格甚至比官网要便宜几百块,价格有这么大的浮动,操作空间自然也很大…

    于是乎,一些在网上售价高、配置低的机型在线下往往能大杀四方,这是其他厂商的发展道路。

    而对于星云科技来说,他们主要是先靠精美的外观把顾客给骗进来,然后再通过营销人员一顿猛吹,再加上超强的软硬件体验…

    一套组合拳下来,即便是顾客买不起也没关系,星云产品已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下次很有可能就会来,并且推荐给别人~

    同时再配合线上的宣传,只要能让消费者走进星云直营店中,星云科技就成功了一半,剩下的一半则取决于消费者兜里的钱钱…

    星·果大战落下帷幕之后,星云直营店的客流量每天都在增加,尽管大部分人都是前来体验的,但没关系,开门做生意,来者便是客!

    星云科技还趁着这次机会,新开了一些星云直营店,扩张最猛的自然是星云售后服务中心,想要巩固星云产品的口碑,售后是关键!

    一些小县城哪怕还没有星云直营店,但星云售后服务中心已经先建立了起来,只要用户有需求,也可以在售后服务中心买星云产品…

    效率还要比网购更高一点,目前最受关注的机型依旧是双版本星雨-汐和双版本北斗-天枢,相比之下,苹果7/7  plus就有点惨了…

    从开始预约,一直到9月16日开售,预约人数拦腰斩就算了,实际开售之后,两款机型在线上一天的销量居然都没有突破20万台。

    一些大量囤货的黄牛党也忍不住痛骂起了苹果:“狗日的,你连个星云科技都干不过,我们怎么生活?囤在手里的货可怎么办?”

    随后转头他们便笑眯眯地卖起了星云-英仙座…这款360°环绕屏一直处于缺货的状态,黄牛太多了,普通人想正常买,还得再等一等。

    苹果7/7  plus的销量惨淡,终于让库克意识到了一个问题:华夏的苹果用户也不是一直可以让他们随便拿捏的,一旦放弃了苹果手机…

    可能就真的回不来了!

    “我们要加大对华夏市场的投入才行!只要我们采取一些手段,华夏苹果用户们不一定会走…”

    早干嘛去了?

    星云科技都快打到他们家门口了,才反应过来哪个市场给他们的利润空间大?这还是商业公司吗?

    市场嗅觉哪去了?

    其实仔细想想,刘大郎也能理解苹果的心态,好比现在的星云科技不重视印度市场一样,他们始终认为,满足华夏用户需求是首位。

    其次才是别的市场,好在印度星云科技已经开始独立运营,跟华夏星云科技的产品线都分开了,大郎和nebula也不再是简单的套娃。

    尽管是低端产品,但每一款产品的设计,都融入了不同的理念,在印度,星云科技的nebula就是华夏小米的翻版,并且影响力更大。
    第(2/3)页